天医宗 用易经开方 第3说 六十四卦——复杂物质与现象的表示  

第3说 六十四卦——复杂物质与现象的表示  

第3说 六十四卦——复杂物质与现象的表示

导读:世间万物无比地复杂,有些现象或物质虽具有八卦的基本属性,却不能够用某个八卦符号来简单地描述,这样复杂的物质或现象怎么用八卦符号表示呢?请看六十四卦。

在上一节,我们讲过,八卦是抽象出自然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八种属性的符号表示。太阳、月亮、水、雷、地震等等一些自然和社会中比较简单的现象或物质,可以直接用八卦来表示。然而,世间万物无比地复杂!

烈日当空,属于离;可是,地动山摇、火光冲天的火山爆发的景象,它的属性呢?——或者说它的属性怎样描述呢?

狂风呼啸,属于巽;可是,狂风卷起黄沙,升上天际,满目昏蒙,它的属性呢?——或者说它的属性怎样描述呢?

乌云压顶,雷声隆隆,暴雨瓢泼而下,这雷声和暴雨交织而成的景象,它的属性又该用怎样的描述?

——

这种复杂的现象,单纯的八卦并不能够确切地描述,而要用到六十四卦。六十四卦,由八卦两两组合而成。

地动山摇,属于震;火光冲天,属于离;“震为雷”,“离为火”,所以火山爆发的景象属于“火雷噬嗑”。
狂风呼啸,属于巽;黄沙漫漫,属于艮;“巽为风”,“艮为山”,所以大漠风起的景象属于“山风蛊”。
雷在天上炸响,属于震,雨点大颗落下,属于水;这雷声、暴雨两者所构成卦象为“雷水解”。

——
依此类推,世间万物,无论多么复杂,都可以抽象地用八卦的组合——六十四卦来表示。

六十四卦的名称如下:

乾 ?  乾为天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
坤 ?  坤为地。地势坤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
屯 ?  震下坎上,水雷屯。

蒙 ?  坎下艮上,山水蒙。

需 ?  乾下坎上,水天需。

讼 ?  坎下乾上,天水讼。

师 ?  坎下坤上,地水师。

比 ?  坤下坎上,水地比。

小畜 ?  乾下巽上,风天小畜。

履 ?   兑下乾上,天泽履。

泰 ?    乾下坤上,地天泰。

否 ?    坤下乾上,天地否。

同人 ?   离下乾上,天火同人。

大有 ?   乾下离上,火天大有。

谦 ?     艮下坤上,地山谦。

豫 ?     坤下震上,雷地豫。

随 ?     雷下兑上,泽雷随。

蛊 ?     巽下艮上,山风蛊。

临 ?     兑下坤上,地泽临。

观 ?     坤下巽上,风地观。

噬嗑 ?   震下离上,火雷噬嗑。

贲 ?     离下艮上,山火贲。

剥 ?     坤下艮上,山地剥。

复 ?     雷下坤上,地雷复。

无妄 ?   雷下乾上,天雷无妄。

大畜 ?   乾下艮上,山天大畜。

颐 ?     雷下艮上,山雷颐。

大过 ?   巽下兑上,泽风大过。

坎 ?      坎为水。

离 ?      离为火。

咸 ?     艮下兑上,泽山咸。

恒 ?     巽下震上,雷风恒。

遁 ?     艮下乾上,天山遁。

大壮 ?   乾下震上,雷天大壮。

晋 ?     坤下离上,火地晋。

明夷 ?   离下坤上,地火明夷。

家人 ?   离下巽上,风火家人。

睽 ?     兑下离上,火泽睽。

蹇 ?     艮下坎上,水山蹇。

解 ?     坎下震上,雷水解。

损 ?     兑下艮上,山泽损。

益 ?     震下巽上,风雷益。

夬 ?     乾下兑上,泽天夬。

姤 ?     巽下乾上,天风姤。

萃 ?     坤下兑上,泽地萃。

升 ?     巽下坤上,地风升。

困 ?     坎下兑上,泽水困。

井 ?     巽下坎上,水风井。

革 ?     离下兑上,泽火革。

鼎 ?     巽下离上,火风鼎。

震 ?     震为雷。

艮 ?     艮为山。

渐 ?     艮下巽上,风山渐。

归妹 ?   兑下震上,雷泽归妹。

丰 ?      离下震上,雷火丰。

旅 ?      艮下离上,火山旅。

巽 ?      巽为风。

兑 ?      兑为泽。

涣 ?      坎下巽上,风水涣。

节 ?      兑下坎上,水泽节。

中孚 ?    兑下巽上,风泽中孚。

小过 ?    艮下震上,雷山小过。

既济 ?    离下坎上,水火既济。

未济 ?    坎下离上,火水未济。

以上只是简要介绍一下六十四卦的名称,至于说遇到一个事物具体取卦的方法,那么,则要因事论事,看实际的情况再说了。作为取卦的具体实例,我们不妨看看《医易通说》里介绍的十二辟卦。
一年有12个月,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,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。要描述一年12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,显然,只有八个符号的八卦是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的,所以,肯定要用到六十四卦。
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12个月呢:

“从冬至(即农历十一月)起阴极阳生,坤卦下生一阳,是为复卦。”

冬至一阳生,这是学中医的人大概都知道的现象吧。此时,寒冷的土地下,悄悄地开始变暖,所以谓之“一阳生”。这个时候的大地,地面上寒冷还在,万物不生,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,是为坤卦;地面下,已有一丝暖意升起,因这点点的温暖,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,是为震卦;上为坤,下为震,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,是复卦。这复卦因此也就刻画了农历十一月的特征的。

“丑月(即农历十二月)二阳初生,为地泽临。二阳在下,井中水极温,是其验也。泽者,气也。丑月掘地下入,则见其出气。”

农历的十二月,天气仍很寒冷,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,而在地面下,“二阳出生”,已经变得温暖得多,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,在寒冷的天气里,这水分被冰冻;但随着这“二阳初生”,这冰冻的水分解冻了,土壤变得湿润;于是,地面上,仍可用坤卦来刻画,地面下,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。上为坤,下为兑。坤为地,兑为泽,所以,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,是为临卦。这临卦,因此也就刻画了农历十二月的特征。

“寅月(既农历正月)三阴在上,三阳在下,为地天泰。天地气交,勾萌尽达。是月立春,万物发生,律中大簇,以成太和之气象。”

这是农历的正月,咋暖还寒,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,但地面下,已经很温暖,已经是“三阳在下”了。三阳构成乾卦。从而,地面上为坤卦,地面下为乾卦,坤为地,乾为天,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,是为泰卦。这泰卦,因为也就刻画了农历正月的特征。

“二月惊蛰动雷,雷出地而上于天,故应雷天大壮,言万物方壮长也。”

农历的二月,春雷开始在天上炸响,是为震卦。地面下,当然仍是很温暖的景象,仍是“三阳在下”,这时候,冬眠的动物和虫子被这轰隆隆的春雷惊醒了吧,地里的禾稼也开始茁壮生长。地上为震,地下为乾,震为雷,乾为天,构成卦象为雷天大壮。这大壮卦,便就此刻画了农历二月的特征。

“三月为泽天决,言雨泽自天而降。”

农历的三月到了,梅雨的季节来了,屋里屋外,到处湿漉漉的,更是常常,淫雨霏霏。这地上,自然只能用兑卦来描述了。地下,仍是“三阳在下”,是为乾卦。上为兑卦,下为乾卦,兑为泽,乾为天,两者构成卦象泽天炔(去火旁)。这炔(去火旁)卦,便也就此刻画了农历三月的特征。

“四月阳极,为纯乾之卦,故昼日极长。”

农历的四月,是初夏了吧,地面上也热,“三阳”在上,地面下也热,“三阳”在下。上也为乾,下也为乾,自然就是乾卦。“乾为天,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。”这乾卦便刻画了农历四月的特征了。

“五月阳极阴生,为逅卦。《月令》:“半夏生”。今四川松蕃产虫草,冬至生虫,至五月虫长寸余,蠢然行动,到夏至,虫节忽然入土,变生为草,居民掘得其根,犹显然虫也。此虫由阳入阴,实应逅卦。麋角解,亦应逅卦。“

农历的五月,地面上,骄阳似火,地面下,却“阳极阴生”,一丝丝的凉意悄悄在地下出现了,从而地面上仍为乾卦,地面下,已经变成巽卦。乾为天,巽为风,两者构成卦名天风逅。这逅卦便就此刻画了农历五月的特征。

“六月二阴初生,四阳在上,为天山遁。遁者,藏也。六月亢阳在上,阴气欲出而不得,名曰三伏。金遇火伏,即遁藏之意,人皆避暑,亦是遁意。”
农历的六月呢,夏天快要走到了尽头,地面上,暑热仍在,属于“三阳”,是为乾;地面下,已经转为凉爽,已经是“二阴初生”,只能用一阳二阴的艮卦来刻画。上为乾,下为艮,乾为天,艮为山,构成卦象名为天山遁。这遁卦就此刻画了这农历六月的特征。

“七月三阳在上,三阴在下,为天地否。否与泰对。天地气交,则万物生;天地气不交,则万物死。故立秋以后,草木渐死,梧桐一叶落,是其验矣。《六壬书》以申为人门,寅为鬼门,实属颠倒。盖寅值泰卦,人生于寅,何得以寅为鬼门?申值否卦,天地不交,万物渐死,当以申为鬼门。七月节名“处暑”,盖暑者,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。暑自此止,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。“

农历的七月,是秋天了吧,地面上,空气中夏天的余热尚未消退,地面下,已经是“三阴在下”,赤脚踩在地上,已经感到凉了。三阳在上,三阴在下,上为乾,下为坤,乾为天,坤为地,构成卦象名为天地否 。这否卦,则刻画了农历七月的特征。

“八月阴渐盛,为风地观。观与临反。至于八月,则临卦之气体休囚,故《爻辞》曰:“至于八月有凶”,以见八月观卦为主。“

农历的八月,如果你在农村生活过,那么一定知道,这时候是万物成熟收割的时候了。庄稼收割,果实采收后的大地,放眼望去,可以望到老远。风在大地上任意地游荡。而地面上的空气是也有点凉意了,地面下,是静悄悄的黑土地;地面上,不能再用乾,而只能用巽来刻画,地面下,只能用坤卦了描述。上为巽,下为坤,巽为风,坤为地,构成卦象名为风地观。这观卦,就此刻画了农历八月的特征。

“九月五阴一阳,为山地剥。草木黄落,剥即落也。木落而果见树梢,有硕果仅存之象。”

农历的九月,草黄了,叶枯了,采摘后的果树枝头,只剩了几颗干瘪的为人遗弃的果实,孤零零地悬挂在光秃秃的枝头,大地的生机悄然收藏。已是深秋,瑟瑟的凉意的表面,仅剩了一点点地温暖。地面下,仍是静悄悄的黑土地。所以,上为艮卦,下为坤卦。艮为山,坤为地,两者构成卦象名为山地剥。这剥卦,便刻画了农历九月的特征。

“十月六爻皆阴,为坤卦。俗名阳月,谓其无阳也。昼短夜长,以应极阴之数。“

农历的十月,冬天来了,大地一片沉寂,难得见到生命的气息,“六爻皆阴”,上也为坤卦,下也为坤卦,构成的卦象名为坤卦。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这坤卦,便刻画了农历十月的特征。

“十一月阴极阳生,又为复卦。”天地间,新的一轮的循环在这里重新开始。

上述所有引号中的内容摘自唐宗海《医易通说》,而下面的注解是我所写。
看了上面一年12个月的八卦属性的描述,或者说,给一年12个月定卦的例子,现在,你对于给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定卦有点或者模糊或者清晰的感觉了吗?给复杂的事物定合适的卦象不是很容易的事,一般说来,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潜心的研究。好在,我们研究的只是医学方面的内容,在医学方面,这卦可要好定得多哦,有非常明确的规律可循,所以倒是不需要对八卦和六十四卦进行很周详的研究的,了解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,看不明白不看也无关紧要。

返回顶部